送李东苑

春风吹尽一城花,君挂孤帆欲到家。
旅梦断为江上梗,离情飞作日边霞。
柳牵草色临低岸,鹤避潮声过别沙。
不是浔阳送归客,为谁双泪落琵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李东苑”是一首唐代的诗作,由温庭筠所作。此诗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及对其未来的祝福。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温庭筠,字飞卿,唐代诗人,被誉为“花间派”鼻祖,其作品以绮丽柔婉的风格著称。他的词作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以其词中对女性情感的细腻描摹而闻名。温庭筠的作品多描写宫廷生活和男女情感,其诗歌风格独特,既有艳丽的辞藻,也不乏深刻的情感表达。

  2. 诗歌原文与解析:首句“黄山远隔秦树,紫禁斜通渭城”,描绘了长安(今西安)与渭河之间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地理距离感。接着,“别路青青柳弱,前溪漠漠苔生”,则转入对离别场景的描写,青翠的柳条和苔藓覆盖的小溪,都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最后两句“和风澹荡清江浦,明月流光夜未央”,则是对朋友离去后的情景进行描写,希望他在外一切顺利,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

  3. 艺术特色:“送李东苑”作为六言诗中的佳作,不仅在形式上符合古典诗歌的格律要求,还在内容上也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性。温庭筠的诗歌语言华美,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能够很好地捕捉并表达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之间的微妙关系。

  4. 文化意义:从文化角度看,“送李东苑”不仅仅是一首送别的诗歌,它还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细腻把握,体现了唐代文学对人与自然、情感与环境关系的深入探讨。

《送李东苑》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其背后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