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久灯暂息,起坐披衣裳。
楼高近明月,轩静纳微凉。
促织阶前响,芙蕖水面香。
悠然乐清景,尘虑迥相忘。
夜坐有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坐有作》是北宋诗人张耒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不甘凋零的梧桐的咏叹和自己的倔傲心志。首二句写庭院无人,月色光明,夜霜将降,空气清冷,不仅点明了时令,渲染了氛围的沉寂凄清,同时也烘托了诗人孤寂的情感。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梧桐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在了解这首诗的内容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它背后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张耒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人,他的创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和文化氛围。例如,他的诗作中常体现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而《夜坐有作》所表现的情感,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遭遇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文学角度来看,《夜坐有作》作为一首七言绝句,其简洁的结构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特点。七言绝句是一种常见的诗歌形式,通常要求字数固定、格律严谨,能够在短时间内传达深刻的主题和感情。在这首诗中,“梧桐”作为意象,不仅仅是自然景物的代表,更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象征手法使得作品在简洁的形式中蕴含了丰富的意义。
《夜坐有作》不仅是一首诗,它还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面对困境时的坚持和勇气。
《夜坐有作》不仅是一首诗,它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文学作品,还能深入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