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窃蓬瀛籍,长违丘壑年。
宦途虽险仄,冰署少攀缘。
紬书迎牖旭,载笔傍炉烟。
迂拙真可补,还谈碣石天。
署中杂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署中杂咏》是明代诗人李孙宸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署中杂咏》:
作者与背景:李孙宸,字鹤鸣,广东香山人,明朝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这首诗作是在他任清军机章京期间的某个署中所作,反映了作者在官场中的所见所感。
诗作原文:《署中杂咏·其一》:自窃蓬瀛籍,长违丘壑年。宦途虽险仄,冰署少攀缘。紬书迎牖旭,载笔傍炉烟。迂拙真可补,还谈碣石天。
作品特点:这首诗以五言律诗的形式,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自己才能的无奈。诗中“自窃蓬瀛籍”暗示了作者追求高远理想的心态;“长违丘壑年”则透露出远离自然、长时间身处官场的生活状态。通过对书籍和笔墨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执着。
作品赏析:李孙宸的诗歌多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态度。而《署中杂咏》则更侧重于反映其官场生活的内心体验。诗中所蕴含的深邃哲理和对自然的热爱,使得这首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人以深刻的人生启示。
创作背景: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孙宸的官场经历有关,反映了他在特定时期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当时士人在官场上的苦闷与挣扎。
《署中杂咏》不仅是明代李孙宸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了解当时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文采风流,更能从中汲取对于人生与理想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