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官斋里,春风一弟行。
披襟谈世事,数驿计乡程。
期尔青云起,怜予白发生。
池塘有春草,偏益梦归情。
送君晓弟归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君晓弟归里》是明朝李孙宸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优美的意象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弟弟的深厚情感和对他们未来的期盼。诗中不仅充满了对弟弟的关心和爱护,还透露出一种人生哲理,即珍惜当下、展望未来。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作品原文:
寂寞官斋里,春风一弟行。
披襟谈世事,数驿计乡程。
期尔青云起,怜予白发生。
池塘有春草,偏益梦归情。译文注释:
- “寂寞官斋里”:在寂静的官邸中独自生活。
- “春风一弟行”:春风中,弟弟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 “披襟谈世事”:敞开衣襟,谈论天下大事。
- “数驿计乡程”:经过几站驿站,计算着回家的路程。
- “期尔青云起”:期待你能飞黄腾达,成就一番事业。
- “怜予白发生”:怜惜我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 “池塘有春草,偏益梦归情”:池塘边的春天草地,更增添了我对家的思念之情。
作品赏析:
此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在一个宁静的官衙中,春风拂过,弟弟踏上了回家的路途。诗人披开衣襟,与弟弟畅谈国家大事,同时也寄托了对其未来的美好期待。诗人对弟弟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而对自己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无奈也流露出来。最后一句“池塘有春草,偏益梦归情”,更是将这种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写作背景:
李孙宸生活在明初,这是一个动荡的年代,社会变革频繁,政治局势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孙宸的诗歌往往带有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现实感。他的《送君晓弟归里》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和文化氛围中创作出来的,反映了他对弟弟的深情以及对那个时代的感受。艺术特色:
- 含蓄蕴藉: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含蓄,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隐喻人的情感和心境。
- 情景交融:诗人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自然景物中,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
《送君晓弟归里》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还是李孙宸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的艺术结晶。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李孙宸的生活经历和文学成就,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家庭观念和人际关系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