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峰是西樵绝顶

磴道穷跻杳霭间,中天陡绝隔人寰。
千岩风起猿馨乱,上界云归鹤驭闲。
独表层台疑碍汉,下窥群岫似非山。
何当高揖烟霞侣,天外三山任往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大科峰是西樵绝顶”的文学作品介绍

明代区大相创作了一首名为《大科峰是西樵绝顶》的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的美丽,还透露出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作品原文
  • 登高四望开,绝顶出瑶台。
  • 远岫一方缺,长江数道来。
  • 云间下鸾鹤,天上扫莓苔。
  • 高揖烟霞外,三山何处哉。
  1. 诗歌赏析
  • 意象生动:区大相通过“登高四望开,绝顶出瑶台”这两句,巧妙地使用了“登高四望”、“绝顶出瑶台”这些意象,展现了一种豁达的境界,让人仿佛置身于高山之巅,感受到无边的风景和心灵的自由。
  • 哲理深邃:在“远岫一方缺,长江数道来”中,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规律的深刻感悟。山峰虽为残缺,却因为江水的流淌而显得更加完整,象征着事物虽有缺憾,但因互补而更显完美。
  • 意境开阔:通过“云间下鸾鹤,天上扫莓苔”这两句,区大相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这里的鸾鹤代表着高贵与纯洁,而天空中的莓苔则暗示着生命的坚韧和不屈。
  1. 写作背景
  • 作者区大相:区大相是明朝的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他善于写文章,文笔流畅,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千言万语的作品。他的仕途也颇为顺利,曾担任过赞善、中允等官职,并一度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人有过交往。
  • 历史时期:这首诗创作于明朝万历年间,当时文人墨客的创作风格受到了前代影响,注重文辞华美和意境深远。

《大科峰是西樵绝顶》不仅是区大相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明代文学的一个重要代表。通过了解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故事,人们不仅可以获得文学上的享受,还可以从中领悟到更多有关人生哲理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