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四望开,绝顶出瑶台。
远岫一方缺,长江数道来。
云间下鸾鹤,天上扫莓苔。
高揖烟霞外,三山何处哉。

解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析:

第一句:“大科峰是西樵绝顶”

  • 关键词: 大科峰、西樵、绝顶
  • 注释: 西樵山,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是著名的旅游名胜区。这里提到的“大科峰”,可能是西樵山的一个著名山峰或景点。“绝顶”指的是最高峰或最高点,此处指大科峰的顶端。
  • 赏析: 此句开篇即点明了诗的地点和主要景物,为读者设定了清晰的背景。

第二句:“登高四望开,绝顶出瑶台”

  • 关键词: 登高、四望、瑶台
  • 注释: “登高四望”,意即站在高处远眺四方。“瑶台”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以形容神仙居所,此处可能暗指山顶上云雾缭绕,仿佛仙境。
  • 赏析: 通过“登高四望”的描述,诗人展现了其开阔的视野和高远的情怀。

第三句:“远岫一方缺,长江数道来”

  • 关键词: 远岫、方缺、长江、数道
  • 注释: “远岫”指的是远处的山峰。“方缺”描述的是山的形状,似乎有一角缺损。“长江”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山脉之间流淌的河流,如长江。“数道”表示有多条河流。
  • 赏析: 这句通过描写山川的形态变化,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第四句:“云间下鸾鹤,天上扫莓苔”

  • 关键词: 云间、鸾鹤、莓苔
  • 注释: “云间”指的是云雾缭绕的天际。“鸾鹤”通常用来比喻仙鸟,这里可能是指仙人或神仙。“莓苔”是一种植物,常见于山野间。
  • 赏析: 这句通过描绘神仙降临人间的场景,增强了诗中的神秘色彩。

第五句:“高揖烟霞外,三山何处哉”

  • 关键词: 高揖、烟霞、三山
  • 注释: “高揖”意为向高处致敬或致谢。“烟霞”一般指代美丽的自然景色。“三山”通常指蓬莱、方丈和瀛洲三座神山,是中国神话中的仙境所在。
  • 赏析: 这句诗用了一种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超脱和追求。

综合赏析

整首诗以“大科峰是西樵绝顶”开篇,迅速勾勒出一个高耸入云的景象。随后通过“登高四望开,绝顶出瑶台”、“远岫一方缺,长江数道来”等句子,描绘出了一幅壮阔的自然风景画。尤其是最后两句中的“高揖烟霞外,三山何处哉”,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