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歌倦行迈,长路改年华。
野冻冰胶岸,风鸣马喷沙。
夕烽标汉垒,宵月惨胡笳。
谁念穷边戍,春来不见家。
春日边思
劳歌倦行迈,长路改年华。
野冻冰胶岸,风鸣马喷沙。
夕烽标汉垒,宵月惨胡笳。
谁念穷边戍,春来不见家。
译文:
疲惫的歌声在长路上回荡,漫长的旅程改变了我的年华。
荒野中的河水冰冻得像是粘在岸边一样,风吹过,马儿嘶鸣着扬起尘土。
夕阳下烽火在汉朝的边界上高高矗立,夜晚月光下悲凄的胡笳声让人心伤。
谁能想到在这边疆之地,我一年到头都见不到家乡的亲人?
注释:
- 劳歌:劳累之歌
- 行迈:行走
- 改:改变
- 野冻冰胶:荒野上的水被冻结成冰,像胶水一样黏住岸边
- 风鸣马喷沙:风声与马蹄声相撞,扬起尘土
- 夕烽:傍晚时放的烟火信号
- 汉垒:汉代边防线上的烽火台
- 宵月:夜晚的月亮
- 胡笳:古代胡地的乐器,这里指胡人吹奏的音乐
- 谁念:谁会去思念
- 穷边戍:边境的守卫
- 春来:春天到来时
- 不见家:看不到家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春日思归》。诗中表达了作者在春日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句“劳歌倦行迈”,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劳顿唱歌的情景,表现了他对远行的疲倦和无奈。接着“长路改年华”,说明漫长的路途已经改变了他的青春时光。“野冻冰胶岸”,描绘了荒野中河流结冰的场景,给人以凛冽之感。而“风鸣马喷沙”则展现了风吹动马匹奔腾的景象。“夕烽标汉垒”,通过烽火台的火光映照出边疆的壮丽。“宵月惨胡笳”则通过夜幕下的胡笳声传达了边疆的凄凉和孤独。最后两句“谁念穷边戍,春来不见家”,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远方家人的思念,春天的到来却无法看到家人的身影,更增添了他的孤独和无助。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