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罗浮

上界回看缥缈间,白云深锁洞门闲。
清缘自笑吾真浅,强为尘缘又出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出罗浮》是明代诗人李孙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析:

  1. 作者介绍
  • 生平与成就:李孙宸,明代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曾任南京礼部尚书等职。他的诗学根基深厚,深受《三百篇》的启发,书法也颇有造诣,作品有《建霞楼集》流传于世。
  • 诗歌风格:《出罗浮》是其代表作品中的一首七绝,体现了李孙宸的诗艺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1. 诗歌原文与解析
  • 原文:《出罗浮》:上界回看缥缈间,白云深锁洞门閒。清缘自笑吾真浅,强为尘缘又出山。
  • 词义与意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远脱俗的自然景观。诗人站在高处回望,看到远处的罗浮山云雾缭绕,仿佛与天界相接。而山中的洞门被深深的白云所掩映,显得更加幽静和神秘。诗人自嘲自己过于执着于世俗的纷扰,却又不得不离开尘世,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
  •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出罗浮》语言简洁,意象清晰,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诗人巧妙地运用“上界”、“云”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

李孙宸的《出罗浮》不仅是一首美丽的山水诗,更是诗人对自我生命状态的一种反思和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独到见解,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歌来抒发情感、表达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