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士当年住,西湖正绕门。
诗名因不死,祠宇到今存。
鹤可充童仆,梅堪替子孙。
凄凉断桥路,纤月照黄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处士当年住,西湖正绕门。
诗名因不死,祠宇到今存。
鹤可充童仆,梅堪替子孙。
凄凉断桥路,纤月照黄昏。
《题林和靖祠》
元朝诗人李昱的《题林和靖祠》,是一首蕴含深刻情感、描绘西湖美景和纪念历史人物的诗歌。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人物林逋的颂扬,也反映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命永恒主题的思考。
诗中的“处士当年住,西湖正绕门。”这两句表达了林逋曾经居住的地方,以及这个地区美丽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西湖的秀丽景色,也体现了林逋与这个地方的特殊联系。
在“诗名因不死,祠宇到今存。”中,诗人表达了对林逋精神的一种赞美,即林逋虽然已经不在人世,但他的名字和事迹仍然被世人传颂。同时,这句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敬仰。
“鹤可充童仆,梅堪替子孙。”则形象地描绘了林逋与鹤、梅之间的深厚友谊。鹤作为文人墨客的伴侣,常被视为清高的象征;而梅则是坚韧不屈的代表,两者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凄凉断桥路,纤月照黄昏。”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夜晚景象,暗示着诗人对林逋生前生活环境的怀念以及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情追思。
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李昱对历史的尊重、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也是一次对古人智慧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