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俞光大山居

立春才五日,同访隐君家。
崖石昂如马,田塍曲似蛇。
诣幽诗缓得,扶倦杖堪夸。
为忆山居好,留连至日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访俞光大山居》是一首五言律诗,由元末明初的诗人李昱创作。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
    立春才五日,同访隐君家。
    崖石昂如马,田塍曲似蛇。
    诣幽诗缓得,扶倦杖堪夸。
    为忆山居好,留连至日斜。

  2. 诗歌赏析

  • 意象生动:《访俞光大山居》中描绘的景象栩栩如生。例如,“崖石昂如马”中的“马”字形容岩石的形态,给人以生动的画面感;而“田塍曲似蛇”则用“蛇”字形容弯曲的田埂,形象地表达了地形的特点。

  • 情感真挚: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山居生活的向往和珍惜。诗中的“为忆山居好”表达了诗人因怀念山居生活而产生的美好记忆,以及在山居生活中找到的宁静与满足。

  • 语言简练:李昱在《访俞光大山居》中运用了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景象。这种简洁而富有力度的表现手法使得诗歌不仅在视觉上引人入胜,更在情感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李昱生活在元末明初,这一历史阶段社会动荡,战乱频发,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自然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变得尤为强烈。
  • 地理环境:《访俞光大山居》所描述的地方可能位于江南某处,那里的山水风光秀丽,自然环境优美,非常适合隐居。这种地理位置的选择也为李昱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 个人经历:李昱的个人经历也可能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影响。作为一个文人,他可能亲身体验过隐逸的生活,这种亲身经历使他能够在作品中更加真实和深切地表达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访俞光大山居》不仅是一首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作品,也是了解元末明初社会生活和文人心态的重要窗口。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