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马彦良赴闽

锦帆江上挂东风,海国潮生百浦通。
离浙此时杨柳碧,到闽无数荔支红。
功名暂屈盐车骥,家世终怀柏府骢。
何处相思一尊酒,三千里外月明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马彦良赴闽》是李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马彦良赴任福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与特点:

  1. 诗歌原文
    锦帆江上挂东风,海国潮生百浦通。离浙此时杨柳碧,到闽无数荔支红。功名暂屈盐车骥,家世终怀柏府骢。何处相思一尊酒,三千里外月明中。

  2. 诗句解析

  • 锦帆江上挂东风:描述了船只在江上航行,东风拂面的景象,象征着旅途的开始和希望。
  • 海国潮生百浦通:描绘了海洋国家海潮涨潮的景象,暗示着新旅程的开始和未知的未来。
  • 离浙此时杨柳碧: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开浙江时所见杨柳绿色美景的怀念,同时也寓意着离别的情感。
  • 到闽无数荔支红:提到荔枝在福建的盛产,象征着丰收和繁荣。
  • 功名暂屈盐车骥:意味着暂时牺牲个人的功名欲望,投身于公务或事业中。
  • 家世终怀柏府骢:表示无论何时何地,都怀揣对家族荣耀和地位的向往。
  • 相思一尊酒,三千里外月明中:表达了对友人马彦良在远方思念之情,以及在月光下举杯共饮的温馨场景。
  1. 诗歌鉴赏
  • 情感表达:整首诗流露出浓厚的友情和对故土的眷恋,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 艺术特色: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
  • 语言风格: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体现了李昱深厚的文学功底。
  1. 创作背景
  • 元末明初,社会动乱,文人常常面临生计和仕途的困扰。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昱创作了《送马彦良赴闽》,既寄托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环境。
  1. 文化意义
  • 《送马彦良赴闽》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情绪的诗歌,更蕴含了对友情、家国情怀和人生理想的思考。
  • 作为元末明初的作品,它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生活态度,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送马彦良赴闽》不仅是一首美丽的文学作品,也是李昱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文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