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豆示辕

山居既幽寂,何以娱清昼。
呼儿启柴扉,共摘园中豆。
缤纷渐盈把,微雨湿衣袖。
追思菽水奉,岁月不可又。
虽无然萁戒,兄弟缺相觏。
乾坤浩茫茫,我独守孤陋。
生涯固云好,终焉怀其旧。
感此成新诗,歌之令人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摘豆示辕》是元代诗人李昱创作的一首诗歌。下面将围绕这首诗展开更丰富的介绍:

  1. 作者简介:李昱,字子高,号东篱,是元末明初著名的诗人和画家,其作品以简洁质朴而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性色彩。
  2. 创作背景:《摘豆示辕》的创作背景主要与作者的隐居生活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有关。在元末战乱频繁的社会背景下,李昱选择退隐山林,过着清静简朴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描写自己采摘豆子的情景,来表达对宁静生活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3. 诗歌原文:山居既幽寂,何以娱清昼。呼儿启柴扉,共摘园中豆。缤纷渐盈把,微雨湿衣袖。追思菽水奉,岁月不可又。虽无然萁戒,兄弟缺相觏。乾坤浩茫茫,我独守孤陋。生涯固云好,终焉怀其旧。感此成新诗,意欲寄远道。
  4. 诗歌鉴赏:《摘豆示辕》以其朴实无华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受到赞誉。诗中的“呼儿启柴扉,共摘园中豆”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画面,而“追思菽水奉,岁月不可又”则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5. 诗歌影响:作为元代诗歌的代表之一,《摘豆示辕》不仅展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内心世界。它的流传使得后世能够窥见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对于研究元代文学具有重要的价值。

《摘豆示辕》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更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历史的一个侧面,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世界。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研究,可以进一步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同时也为现代读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和艺术享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