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辞婺女城,暮泊鸬鹚湾。
鸬鹚暝不见,但闻水潺潺。
水声日西流,客子何时还。
长风吹征衣,惨澹生愁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朝辞婺女城,暮泊鸬鹚湾。
鸬鹚暝不见,但闻水潺潺。
水声日西流,客子何时还。
长风吹征衣,惨澹生愁颜。
《泊鸬鹚湾》是元末明初的文学作品,作者是李昱。下面将详细介绍《泊鸬鹚湾》:
诗歌原文:朝辞婺女城,暮泊鸬鹚湾。鸬鹚暝不见,但闻水潺潺。水声日西流,客子何时还。长风吹征衣,惨澹生愁颜。
诗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离开婺女城,夜晚到达鸬鹚湾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鸬鹚湾的环境,表达了旅途的孤独和对归途的渴望。诗中的“水声日西流”,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对家乡的思念;而“长风吹征衣”则体现了旅途的艰辛和内心的忧愁。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沉的情感,是元末明初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末明初,当时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作者李昱在这首诗中,不仅记录了自己的旅程,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描述,也蕴含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因此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泊鸬鹚湾》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