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月出梧桐高

烟锁常疑雨,云封即是山。
独当良夜月,桐格倍高闲。
老干流辉满,疏枝漏影斑。
西风莫摇落,凉直太难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得月出梧桐高》鉴赏

《赋得月出梧桐高》是明代诗人沈守正的作品,全文如下:

烟锁常疑雨,云封即是山。
独当良夜月,桐格倍高闲。

老干流辉满,疏枝漏影斑。
西风莫摇落,凉直太难攀。

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明月下梧桐树的景象,诗意浓厚。首句“烟锁常疑雨,云封即是山”,将月亮和云雾比作自然之景,形象地传达了月光与云雾交织下的朦胧美;第二句则转入主体,“独当良夜月,桐格倍高闲”,表现了梧桐树在宁静夜空中独自挺拔的意象。接下来的几句“老干流辉满,疏枝漏影斑”,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梧桐叶的摇曳与月光照在树枝上形成的光影效果。尾句“西风莫摇落,凉直太难攀”则是作者对梧桐树坚韧不拔生命力的一种赞美,同时流露出对季节更替的无奈感怀。

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以及深厚的文学修养,同时也折射出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哲学观念。通过对梧桐树的咏叹,诗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了一种微妙的联系,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静谧与深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