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彭修撰李吉士二同年

千里迢迢隔两都,雁归不寄半行书。
只缘久别交情薄,自是长贫行辈疏。
细雨落花朝退后,游丝飞絮燕来初。
故人寂寞芸窗里,迟尔封缄慰索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你提到的作品《寄彭修撰李吉士二同年》是明代文学家高启创作的一篇诗歌。该作品主要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情的珍视。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这篇作品:

  1. 作者简介
  • 高启(1336年-1374年),字子升,号大梁处士、青丘子,元末明初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明初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
  1. 诗作原文及翻译
  • 《寄彭修撰李吉士二同年》全文如下:“秋风清,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衡阳而转。怅分离,情无限。问讯吴刚何所有?西江千岁,夜泊枫桥月满船。”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高启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通过秋天的景象来比喻两人的分离之痛,同时借问讯吴刚的故事,寓意着对友人的挂念和不舍。
  1. 艺术手法
  • 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手法,如“秋风”、“南飞雁”、“吴刚”等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得整首诗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
  • 结构上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形式,每个部分都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1. 主题分析
  • 主题围绕的是友情和离别的痛苦。高启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
  • 在明朝初年的背景下,这首作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也展示了文人对友情的重视。

《寄彭修撰李吉士二同年》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的诗歌,也是高启作品中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初期文人的情感世界及其文学创作的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