髭须长黑鬓长青,椿比年龄鹤比形。
爇尽名香朝碧落,坐穿孤榻炼黄宁。
松高却碍秋看月,草软偏宜夜礼星。
难挹风标徒怅望,海天空阔雁冥冥。
寄高道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高道士》是明代诗人李昌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李昌祺的诗歌才华,还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看,《寄高道士》是明代诗歌的一个重要代表,其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构建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幽静而神秘的山林之中,感受着高道人的超凡脱俗与超然物外。同时,诗中的自然意象与哲理思考相结合,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真谛的追求和对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寄高道士》的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技巧,如对比、象征等手法。比如,“髭须长黑鬓长青”通过对比展现了高道人外貌与内在修为的高度统一,“难挹风标徒怅望,海天空阔雁冥冥”则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宇宙浩渺的深刻感悟。这些手法的使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诗歌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
从文化意义方面来看,《寄高道士》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通过对高道人生活状态的描述和对其精神世界的探讨,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追求精神自由和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鼓励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充实,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寄高道士》作为明代的一首经典诗歌,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昌祺的艺术成就,也启发人们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寻找平衡与和谐,如何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保有一颗平静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