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张茅镇见饥民

土洞深沉土坑欹,田园枯旱废耕犁。
一身馁困浑无力,犹上高梯剥树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张茅镇见饥民》是晚清作家曾朴创作的一首诗,收录于其代表作集《随园食单·卷一·茶果篇》,原题为“过张茅镇见饥民”。

这是一首描写当时社会状况的诗歌。作者通过描绘在张茅镇见到的饥饿民众的生活场景,反映了晚清时期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贫困和苦难问题。

诗中通过对饥民生活的具体描述,如他们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等细节,以及对他们的同情与关注,展现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不公现象的关注。同时,通过这些描绘,也体现了作者希望改善民生的愿望和社会责任感。

总的来说,《过张茅镇见饥民》是一首反映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现实的诗歌作品,通过对饥饿民众生活的描写,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问题和人民疾苦。这首诗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当时中国的社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