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坡村赠旧馆人

数载今重到,还非驷马来。
主人年鬓改,游子客程催。
鸡黍欢清夜,阶除落故槐。
明秋随朔雁,迟我复能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马坡村赠旧馆人》是明代诗人李舜臣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在文化和教育上也具有重要的价值,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李舜臣(1499年—1559年),字懋钦,一字梦虞,号愚谷,别号未村居士,乐安县(今山东广饶)李鹊村人。他是明代著名学者,官至太仆寺卿。由于身体原因,他后来引病还乡。
  • 作品风格:李舜臣的诗歌多表现出其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的忧国忧民之心。他在作品中经常使用自然景物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在他的诗作中尤为常见。
  1. 诗歌原文与翻译
  • 原文:《马坡村赠旧馆人·数载今重到》原文如下:“数载今重到,还非驷马来。主人年鬓改,游子客程催。鸡黍欢清夜,阶除落故槐。”
  • 译文:数年之后,我再次回到马坡村的旧馆。虽然并非驷马奔腾而来,但主人已变老,我也因客程紧迫而匆匆。我们在清夜中共享鸡黍之欢,台阶下落叶堆积如故,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 注释:本诗为李舜臣所作,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深情怀念和时光流转的感慨。
  • 朗诵:这首诗的朗诵应体现出一种怀旧与感伤的情绪,通过语调的变化和节奏的控制,传达出诗人对过去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盼。
  1. 作品赏析
  • 意境营造:诗中的“马坡村”不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是一个充满故事和文化的地方。诗人通过对这个地方的描述,勾画出一幅历史与现实交融的画面。
  • 情感表达:整首诗洋溢着浓厚的怀旧情绪,诗人通过回忆往昔,表达了对故土、亲情和友情的深深眷恋。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 艺术手法:诗歌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例如,“还非驷马来”与“鸡黍欢清夜”,前者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后者则展现了生活的平静和美好。

李舜臣的《马坡村赠旧馆人》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承载着作者的情感和记忆,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和传承。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也在文化传承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