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浑如旧,相怜鬓已非。
壮游馀侠骨,客路换征衣。
野径黄花满,秋山紫蕨肥。
莫嫌生事薄,到处可忘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见浑如旧,相怜鬓已非。
壮游馀侠骨,客路换征衣。
野径黄花满,秋山紫蕨肥。
莫嫌生事薄,到处可忘归。
《喜高公先过访》是明朝李之世的一首五言律诗,展现了作者与友人相见时的情感交流。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岁月流逝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品原文:
相见浑如旧,相怜鬓已非。
壮游馀侠骨,客路换征衣。
野径黄花满,秋山紫蕨肥。
莫嫌生事薄,到处可忘归。
创作背景:李之世生活在明朝时期,他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思想情感。作为明代的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情感世界。
主题思想:在《喜高公先过访》中,李之世通过描绘与好友相见的情景,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诗中“相见浑如旧,相怜鬓已非”两句,表达了对老朋友之间深厚感情的珍惜以及对时间无情带走青春的无奈。
《喜高公先过访》不仅展现了李之世作为一位文学家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其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态度。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际关系和情感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