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行三十里,白雾尚冥冥。
沾洒俄成霰,微茫不辨星。
马寒嘶欲止,车滑去难停。
隐约见篱舍,疏烟出过坰。
晓行河间道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晓行河间道中》是明代诗人顾起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于作者的旅行途中,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和心境感受。
诗的开头“晓风萧飒度疏杨”,描述了早晨的微风和稀疏的杨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稍带凉意的氛围。接着,“此日关山别恨长”表达了作者对即将到来的别离的感慨。这里的“关山”可能暗示了旅途的遥远和艰难,而“别恨长”则强调了作者对离别的情感深度。
接下来的“试听高城吹画角,秋河不动月如霜”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情景。这里的“高城”可能指的是一个古老的城市,而“吹画角”则可能是一种古代战争中的信号方式。“秋河不动月如霜”则形象地描绘了黄河在秋天的夜晚依然平静,月亮像霜一样皎洁明亮。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马寒嘶欲止,车滑去难停。隐约见篱舍,疏烟出过坰。”这几句则是对旅途中的具体场景进行了细腻的描述。“马寒嘶欲止”展现了马匹因寒冷而不愿前行的状态,“车滑去难停”则揭示了道路的湿滑使得行进变得困难。而“隐约见篱舍,疏烟出过坰”则传达了一种朦胧美,通过“篱舍”和“过坰”这两个词,可以想象到一幅村庄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的画面,给人以深远的意境。
《晓行河间道中》以其简洁有力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映,展现了诗人对于旅行、离别和自然美的独到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