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岸沙崩路已漫,清川流水对潺潺。
人从荒落见残寺,僧带斜阳归故山。
为爱榕阴遮径密,偏怜鸟语伴经闲。
兰桡只在官桥外,问我来时过几湾。
回龙庵访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回龙庵访僧》是明代诗人李之世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举于乡,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归。李之世少有逸才,工诗善书,间作云林山水,皆清约可爱。著有《北游草》、《南归草》等作品。
诗词原文:古岸沙崩路已漫,清川流水对潺潺。人从荒落见残寺,僧带斜阳归故山。为爱榕阴遮径密,偏怜鸟语伴经閒。兰桡只在官桥外,问我来时过几湾。。
诗歌赏析:《回龙庵访僧》是李之世在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对人生旅途中的一瞥所触的珍视。全诗通过对古寺、河流和自然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情感。诗句中“古岸沙崩路已漫”展现了一幅荒凉景象,而“清川流水对潺潺”又显得生动而宁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读者能够在心中想象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最后一句“问我来时过几湾”则以一个询问的形式结束了整首诗,使得整个作品更加耐人寻味。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之世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感悟。通过品读《回龙庵访僧》,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从而获得一种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