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羽甫家兄月下弹琴

夕霭胧胧竹映扉,曲栏干里写音徽。
林端片月时窥坐,石上流泉欲溅衣。
钟响滴云来寺远,花梢移影上帘微。
琴心诗骨清如许,几点寒花雪蕊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羽甫家兄月下弹琴》是由明代诗人李之世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下面将进行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李之世,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其创作涉及诗歌、词赋等多种文体。据《明诗纪事》记载,他与羽甫家兄共弹琴于月下,留下了这首传颂一时的佳作。《每日诗词》收录了李之世的多首作品,包括此篇《和羽甫家兄月下弹琴》,展示了其在古代文学上的成就与影响。
  2. 诗歌原文:《和羽甫家兄月下弹琴》全文如下:“夕霭胧胧竹映扉,曲栏干里写音徽。林端片月时窥坐,石上流泉欲溅衣。”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优美的夜晚场景。在朦胧的夕阳余晖中,竹子的影子映照在门口,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诗人坐在曲栏干上,一边欣赏着月光下的景色,一边倾听着琴声。周围的树木投下了斑驳的影子,时而让诗人驻足观望;而清澈的石上流水也仿佛有了生命,轻轻拍打着衣服,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3. 诗歌鉴赏:《和羽甫家兄月下弹琴》不仅仅是一首描写夜晚景致的诗,它更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内心的平静。诗中的“夕霭”与“林端”、“石上”等词语,都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中,使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的夜晚,感受着琴声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尊重。
  4. 历史影响:李之世的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受到广泛的赞誉,而且至今仍被后人传颂。在康熙《新会县志·艺文下》和清温汝能《粤东诗海》等文献中均有收录,显示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和羽甫家兄月下弹琴》不仅是一首描绘夜晚美景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和艺术的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生活情感和审美追求,同时也能感受到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