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姚座师

清时词赋满长安,抱瑟逢人未忍弹。
铅椠尚惭诸弟子,皂袍先作老儒官。
朝敲驴背吟常苦,夕写蝇头帙已残。
不是玉堂经品藻,有谁青眼国门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姚座师》是明代诗人李之世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信息
  • 姓名:李之世,号鹤汀,生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
  • 籍贯:新会东亭人。
  • 官职经历:曾历任琼山教谕、池州府推官等职,晚年归隐于家。
  1. 诗歌原文
  • 清时词赋满长安,抱瑟逢人未忍弹。
  • 铅椠尚惭诸弟子,皂袍先作老儒官。
  • 朝敲驴背吟常苦,夕写蝇头帙已残。
  • 不是玉堂经品藻,有谁青眼国门看。
  1. 诗句解读
  • “清时词赋满长安”表达了当时文人墨客云集,词赋作品遍布长安城的盛况。
  • “抱瑟逢人未忍弹”则反映了诗人在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时内心的感慨与挣扎。
  • “铅椠尚惭诸弟子”展现了诗人对学识和技艺的自我期许,同时也流露出对后辈的谦虚态度。
  • “皂袍先作老儒官”透露出诗人虽然已经步入官场多年,但心中仍保持着文人的气质和对知识的追求。
  • “朝敲驴背吟常苦,夕写蝇头帙已残”描绘了诗人忙碌的工作状态,以及辛勤创作的生活细节。
  • “不是玉堂经品藻,有谁青眼国门看”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认可和赏识的愿望,希望能够被国门之外的世人所重视和理解。

《上姚座师》不仅是李之世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也是了解其个人生平及文学成就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