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放歌

著书十万付名山,何如抱策叩燕关。
浮名千秋俱等闲,但取黄金系肘后。
还留白眼向人间,蔡公一言夺封侯。
苏生十上仍不收,世间巧拙皆自谋。
生憎子云老执戟,草玄卧阁风飕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岁暮放歌》是明朝诗人李之世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是明万历三十四年举于乡的文学家。《岁暮放歌》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的诗歌才华和对世事的深刻洞察。李之世不仅诗作丰富,还擅长书法和绘画,留下了《北游草》《南归草》等作品。
  2. 作品原文:著书十万付名山,何如抱策叩燕关。浮名千秋俱等閒,但取黄金系肘后。还留白眼向人间,蔡公一言夺封侯。苏生十上仍不收,世间巧拙皆自谋。生憎子云老执戟,草玄卧阁风飕飕。
  3. 作品鉴赏:李之世的《岁暮放歌》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诗中通过对比不同生活态度的两种人(一种是追求功名利禄者,另一种是淡泊名利、坚持自己原则的人),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名利的看法。诗中的“还留白眼向人间,蔡公一言夺封侯”等句子,更是直指时弊,讽刺了那些只求个人利益不顾公共利益的行为。
  4. 历史背景:李之世生活在明朝末年,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文人地位低下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批评和反思。通过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描写,他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心声。
  5. 文化影响:《岁暮放歌》不仅是李之世个人的杰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之一。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来的文人在创作中受到李之世的启发,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见解。
  6. 艺术特色:李之世的诗歌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性。他的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岁暮放歌》不仅是李之世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