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泂酌亭诗

往来井井,于彼于兹。
众口如瓶,曷辨渑淄。
一土攸生,厥味莫齐。
舌司鉴衡,匪曰泉私。
清圣浊贤,君子是仪。
既好其辨,爰系之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泂酌亭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下面将详细介绍此作品:

  1. 作者介绍:《和泂酌亭诗》,作为宋代文学巨匠苏轼所创作的诗歌,不仅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苏轼,字子瞻,又号和仲,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被后人广泛传颂。他的生平经历丰富而复杂,从进士及第到因政见不同被贬至黄州的坎坷经历,都深深影响了他后来的创作风格。
  2. 诗歌原文:《和泂酌亭诗》全文如下:
酌满两泉,挹彼注兹。  
一瓶之中,有渑有淄。  
以瀹以烹,众喊莫齐。  
自江徂海,浩然无私。  
岂弟君子,江海是仪。  
既味我泉,亦哜我诗。  
  1. 诗意解析:首二句“酌满两泉,挹彼注兹。一瓶之中,有渑有淄。”描绘了诗人在泂酌亭中,用两泉水煮茶的情景。这里的“挹”与“注”都是倒水的动作。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展示了自己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品味。接下来的“以瀹以烹,众喊莫齐”表达了泉水经过烹煮后,味道鲜美,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壮丽景象。这句诗不仅描述了景色的美,还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满足。“自江徂海,浩然无私”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他认为自然界的美好是广阔而无私的,这种情感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岂弟君子,江海是仪”意味着温文尔雅的君子应如江海般包容和宽广。最后两句“既味我泉,亦哜我诗”,则是说诗人不仅品味了泉水的美好,也感受到了诗歌的乐趣。这反映了他生活中对文学艺术的喜爱和追求。
  2. 艺术特色:《和泂酌亭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此外,该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也为诗歌增添了深度和层次感。例如,泉水和江海的并置,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也象征着诗人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
  3. 文化意义:《和泂酌亭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颂,也是对友情的珍视。在诗中,苏轼通过描述与友人共同欣赏美景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朋友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和怀念。这不仅是对友情的一种表达,也反映了他在艰难岁月中对精神支柱的依赖。

《和泂酌亭诗》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的体现。它让我们看到了苏轼作为一个伟大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也启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美、珍惜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