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行欲尽,始觉春萌芽。
村柳色已新,蔼蔼烟中斜。
渡河指齐郊,河边见归槎。
淮徐行在眼,吴会亦匪赊。
道路空苦辛,分定勿复嗟。
生不爱京华,不如早还家。
还家春未暮,及见桃梨花。
德州道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德州道中》是清朝作家罗惇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德州道中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罗惇曧,字仲虚,明朝应天府溧阳人,嘉靖进士,曾任贵州独山知州。他的仕途经历颇为丰富,曾历任南工部郎中等职,但最终因故去世,仅存半月俸钱。他的作品以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为主,其文学成就在清代受到广泛认可。
诗歌原文:《德州道中》全文如下:
断芦层郭带烟深,亦有人家俯碧浔。
大野西风吹木叶,长河片席挂秋阴。
垂虹尚有依林意,归犊原无恋暝心。
坐想鼍梁飞渡意,残阳没处万鸦沈。诗意解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德州郊外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美好记忆。诗中的“断芦”、“碧浔”等词汇形象地勾勒出德州道中的景象,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同时,“归犊原无恋暝心”等诗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
作品意义:《德州道中》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也是对家乡的一种深情怀念。它展示了作者丰富的文学素养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成为清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学的魅力,还可以从中汲取对生活、自然和家乡的深刻感悟。
《德州道中》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从历史意义上看,这首诗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