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逢漕舟来,入逢漕舟去。
联樯密于指,我舫无着处。
沿流或相妨,百诟亦难御。
有如暴客至,中夜失所据。
又如操江师,击搒散还聚。
摧篙与折缆,往往系愁虑。
平生凡几出,苦口戒徒御。
忍后莫争先,宁缓勿求遽。
今兹畏简书,刻日觐当宁。
而况河防严,衣冠重相惧。
危坐郁成晚,少寝惊达曙。
萧萧傍水村,隐隐隔城树。
缅怀古贤哲,高卧得深趣。
愧此行路难,推篷赋长句。

【注释】

出逢:遇到。漕舟(cuó zhōu):运输粮食的漕船,泛指官船。

联樯(qiáng)密:两船相接。樯,船上的桅杆。

苦口:苦口婆心。

忍后莫争先:忍受困难之后不要急于争先。

宁缓勿求遽:宁可慢慢地前进,也不要急躁地追求迅速。

简书:书信,即公文。

衣冠:这里指官吏的服饰。

危坐:端坐。形容忧思重重,不能安坐。

缅怀:追想,回想。

古贤哲:古代的贤明之士,这里指那些在历史上有名望的贤人。

推篷:推开帆篷,比喻放下心事,放轻松心情。

得深趣:领悟到真正的趣味。得,得到;趣,情趣。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和五年(公元810年),是诗人被贬江州刺史时写的一篇记游之作。诗中描写了作者在途中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心情和感想,表达了他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首联:“出逢漕舟来,入逢漕舟去。”意思是说,我遇到运粮船来了,又遇到运粮船走了。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命运无常的感慨。“漕”在这里指的是官船,也就是官员乘坐的船只。作者在旅途中遇到运粮船,这是非常常见的景象。但是,当这些运粮船来来往往时,作者却感到了一种无奈和惆怅。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官位已经失去了,前途渺茫。这两句话虽然简单,但寓意深远,引人深思。

颔联:“联樯密于指,我舫无着处。”意思是说,两岸的船只像手指一样密集,而我自己的船却没有地方停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无奈和疲惫。他看到两岸的船只像手指一样密集,就像看到了官场上的竞争和斗争。而他自己的船却没有地方停泊,就像看到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变得狭窄和艰难。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繁忙的运河图景,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无助感。

颈联:“沿流或相妨,百诟亦难御。”意思是说,沿途的水道有时也会妨碍通行,即使受到百般责骂也难以抵挡。这句话揭示了官场上的复杂性和残酷性。诗人在旅行途中,有时会遇到各种阻碍和困难。他可能会受到上级的责骂,也可能会遭到同行的嫉妒和排挤。这些阻碍和困难虽然令人痛苦,但作者却无法抵挡。这两句诗反映了官场生活的艰辛和无奈,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厌恶和反感。

尾联:“有如暴客至,中夜失所据。又如操江师,击榜散还聚。摧篙与折缆,往往系愁虑。”意思是说,有时就像强盗突然到来一样,让人在深夜里失去了立足之地;有时又像指挥水军的将领一样,命令士兵击桨分散后又聚集起来。这里的“操江师”指的是管理长江的军事长官。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将官员比作强盗和将领,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官场中的险恶和混乱。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这些行为的不满和反感。

这首诗通过作者在德州道中的所见所闻,展现了官场生活的艰辛和复杂。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的遭遇和感受,表达了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这首诗语言简练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启示和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