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墨亭前七回过,春水茫茫懒收舵。
公输门下难为工,纵有新诗不成和。
高秋水落百步洪,登亭如见苏长公。
大书深刻十六字,横姿逸态生长风。
黄楼东来水如注,野僧山人旧知遇。
石濑溅溅月满天,仿佛当时夜游处。
题名一去不复还,风雨剥落莓苔斑。
水神渊客那敢閟,至宝有日归人间。
行河郎官访遗迹,摩挲爱此羊公石。
百夫舁出泥沙中,榻本相传惊再得。
风流太守惠政多,筑堤两岸高嵯峨。
由来物与人交重,墨妙纷纷知奈何。
苏墨亭
苏墨亭位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是一座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古迹。亭子的历史悠久,始建于宋代,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成为了当地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亭子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国古代的园林建筑和佛教文化元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译文:
苏墨亭,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古迹。亭子的历史悠久,始建于宋代,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成为了当地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亭子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国古代的园林建筑和佛教文化元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注释:
苏墨亭: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一座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古迹。
七回过:指多次经过或游览。
春水茫茫懒收舵:形容春水浩渺,难以驾驭。
公输门下难为工:指公输班(鲁班)的技艺高超,难以超越。
新诗不成和:指新的诗歌无法与其相媲美。
高秋水落百步洪:形容秋天时水位下降,河面宽阔如百步洪流。
登亭如见苏长公:指站在亭子上,仿佛看到了苏轼(苏长公)的身影。
大书深刻十六字:指亭子上刻有“苏墨亭”三字,每字深刻,共十六字。
横姿逸态生长风:形容亭子的姿态潇洒、自然,如同生长在风中的树木。
黄楼东来水如注:指从黄楼东边的江水如注般流淌过来。
野僧山人旧知遇:指过去与野僧和山人的交往,彼此了解并给予支持。
石濑溅溅月满天:指石濑上的溅水声,伴随着明月洒满天空。
仿佛当时夜游处:指仿佛回到了当年夜晚游玩的地方,感受到当时的美景。
题名一去不复还:指题名的牌子一旦被带走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风雨剥落莓苔斑:形容风雨侵蚀下,碑文和文字变得模糊不清,莓苔斑驳。
水神渊客那敢閟:指水神渊客不敢将此宝藏封闭起来。
至宝有日归人间:指此宝物终有一天会回归人间。
行河郎官访遗迹:指一位官员在巡视河流时寻找遗迹。摩挲爱此羊公石:形容对这座羊公石(羊头岩)的抚摸之情。百夫舁出泥沙中:形容许多人一起将泥沙运出,清理干净。榻本相传惊再得:指原来已经失传的榻(一种古代的坐具)得以重新发现。
风流太守惠政多,筑堤两岸高嵯峨:形容太守施政恩惠多,修筑堤坝使得两岸景色更加优美。由来物与人交重,墨妙纷纷知奈何:指物品与人的关系密不可分,墨色的精妙之处让人赞叹不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苏墨亭的描写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苏墨亭的自然景色、历史文化内涵以及人们对它的敬仰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于文化遗产的珍视和保护意识,以及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