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飙中夜起,簌簌鸣高林。
虚堂耿不寐,斗寒入重衾。
南来今几时,北去当秋深。
关河本迢递,岁月仍侵寻。
幸此公事竣,一舸临江浔。
松楸郁何许,渺在青山岑。
简书严有期,怅望空沾襟。
依稀故园梦,摇落西风吟。
归鸿正南翔,登高一何心。
行李戒明发,迥觉霜毛侵。
【译文】
夜深,秋风在中林呼啸,我枕上听到它的声音。
虚堂里耿耿不寐,斗冷入重衾。
南来今几时?北去当秋深。
关河本迢递,岁月仍侵寻。
幸此公事竣,一舸临江浔。
松楸郁何许,渺在青山岑。
简书严有期,怅望空沾襟。
故园梦依稀,摇落西风吟。
归鸿正南翔,登高一何心?
行李戒明发,迥觉霜毛侵。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赴任途中所作。九月八日夜,他枕上听到秋风大作,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七绝诗。
首联“鲜飙中夜起,簌簌鸣高林。”写深夜听到风声从林间传来,声音萧瑟,仿佛是秋风所奏乐章,这一句以写声为主,突出了“飒瑟”(形容风雨、草木等的声响)的特点。“鲜飙”指疾驰而过的风,“中夜”则点出时间。“簌簌”是象声词,表现风声急促。“鸣高林”则表明风声传自高处,也就是树林深处。
颔联“虚堂耿不寐,斗寒入重衾。”写诗人因为听到风声而睡不着觉,于是在半夜时分,辗转反侧,彻夜难眠。“虚堂”是空旷的屋子,“耿不寐”意即因风声而睡不着。“斗寒”指与寒气抗争,也即与寒冷作斗争,这里指人因受寒而难以成眠。“入重衾”则表明诗人被冻得难以忍受。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因听到风声而失眠,彻夜难眠。
颈联“南来今几时?北去当秋深。”写诗人问自己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已经多久了?诗人此时身处异乡,不知过了多少个年头。这里的“几时”和“当秋”都是问句,表示诗人对时间过得很快而感到惊讶。“南来”、“北去”则表明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
尾联“简书严有期,怅望空沾襟。”写诗人收到书信,得知有限期已到,但却没有完成任务,因此心中不免感到遗憾和悲伤。这里的“简书”是指书信,“有期”则表示期限到了。“怅望”则表达了诗人的心情。“空沾襟”则表明诗人因为未能完成任务而感到遗憾和悲伤。这一句是全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的遗憾和悲伤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能完成任务的遗憾和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