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使频年发,皇恩岂不覃。
水方渰冀北,旱复苦江南。
天意嗟何极,民生半不堪。
同袍夜相语,禄食漫怀惭。
阜城晚遇南京户部张彦质郎中附奏江南旱灾诏使频年发,皇恩岂不覃。水方渰冀北,旱复苦江南。
天意嗟何极,民生半不堪。同袍夜相语,禄食漫怀惭。
【赏析】
“诏使频年发,皇恩岂不覃”,首联写皇帝的诏书频频颁布,但百姓却得不到实惠,这是多么令人痛心啊!
“水方渰冀北,旱复苦江南”颔联进一步描绘了北方水灾和南方干旱的情况,暗示着灾害对不同地区的不同影响。
“天意嗟何极,民生半不堪”颈联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无奈和对民众生活的担忧。这里的“嗟”字,既表达了作者对天意的叹息,也表达了对民生的深深同情。
“同袍夜相语,禄食漫怀惭”,尾联通过描绘官员们深夜交谈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他们对民众疾苦的关注和对自身职责的反思。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官员们俸禄的不满和对自己能力的怀疑。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灾害和社会问题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困境。它不仅揭示了自然灾害对民众生活的影响,还表现了官员们对民众疾苦的关心以及对自身责任的反思。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感慨和自责之情。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生动的描写手法,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