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从宝地觅招提,梵刹萧森一径西。
喜有生公来□法,不妨支遁结幽栖。
池开皓月犹涵树,雨过流云欲度溪。
送送可能成三笑,新诗今为上人题。
诃林西馆喜象公至索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诃林西馆喜象公至索赠》是由明朝诗人李之标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以揭示此诗背后的文化意涵和艺术价值:
作者背景:李之标生活在明朝时期,这是一个文人墨客辈出的时期,诗人们常常通过诗词来表达他们对生活、自然以及社会的独特见解。他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文人精神。
诗歌原文:《诃林西馆喜象公至索赠》是李之标所作,其全文如下:“閒从宝地覓招提,梵刹蕭森一徑西。喜有生公來 法,不妨支遁結幽栖。池開皓月猶涵樹,雨過流雲欲度溪。送送可能成三笑,新詩今爲上人題。”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活动的记录,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文学风格:《诃林西馆喜象公至索赠》体现了李之标的诗风特点,如其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和对社会名流的友好往来。他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作品赏析:《诃林西馆喜象公至索赠》不仅仅是一首诗,它还是一幅生动的画卷,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而古朴的环境中。诗中的意象和隐喻富有深意,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修行和友情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诃林西馆喜象公至索赠》不仅是一首诗歌,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通过欣赏这首诗,不仅可以领略到明朝诗歌的魅力,还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和文人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