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集毛山人馆

消渴怜羁旅,相逢意若何。
交情唯笔札,归计在烟波。
桂玉惭书剑,衣裳忆芰荷。
非才犹自愧,难报郢人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夏日集毛山人馆》是明代李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文学作品:

  1. 作品原文
  • 消渴怜羁旅,
  • 相逢意若何。
  • 交情唯笔札,
  • 归计在烟波。
  • 桂玉惭书剑,
  • 衣裳忆芰荷。
  • 非才犹自愧,
  • 难报郢人歌。
  1. 作者简介
  • 作者李英,字少芝,顺德人。少因家境贫寒无法自资,以青衣给事欧大任。天资俊颖善诗能文,尤工五七言近体。
  1. 诗歌鉴赏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涯的感慨以及对友谊和才华的自省。诗中的“消渴怜羁旅”反映了诗人对流浪生活的无奈与渴望安定;“交情唯笔札”则揭示了诗人通过笔墨交流情感的孤独与寂寞。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示了李英的文学才华,也流露出他的心声与追求。
  1. 文化背景
  •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五言律诗是一种常见的诗歌形式,其结构严谨,韵律和谐,是诗人用以表达内心情感和反映社会现实的重要工具。李英能够创作出如此成熟的五言律诗,不仅显示了他的文学素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个人情感状态。
  1. 艺术特色
  • 李英的诗歌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的诗作不仅在形式上遵循传统,更在内容和意境上有所创新,使得这些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夏日集毛山人馆》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影响了后世读者。通过对这首作品及其作者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与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