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丙寅除夕

岁月催双鬓,浮生又一年。
乡关渺何处,书剑益凄然。
雪积千山暝,云深万树连。
凭高仍引望,离思满江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扬州丙寅除夕》是明代李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扬州丙寅除夕》的作者李英,字少芝,顺德人,天资俊颖,善诗能文,尤工五七言近体。他因家贫无以自资,得以青衣给事欧大任,并因《席上赋明月》一咏,倾倒于欧大任的诗友,时有“青衣诗人”之誉。欧大任爱其清才,视若己出,置之左右,执御宦游二十馀载,而李英之诗名随之日兴。

  2. 诗歌原文:《扬州丙寅除夕》全文如下:“岁月催双鬓,浮生又一年。乡关渺何处,书剑益凄然。雪积千山暝,云深万树连。”。

  3. 作品鉴赏:《扬州丙寅除夕》通过描绘岁末景象和离思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家乡、故土的怀念。诗中的“岁月催双鬓,浮生又一年”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乡关渺何处,书剑益凄然”则透露出作者在异乡漂泊的孤寂与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4. 创作背景:李英的创作背景与其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他在异乡为官二十余载,期间历经沧桑,因此其作品中往往流露出浓厚的个人色彩和时代特色。同时,李英的诗歌在当时广受欢迎,他的才华得到了诗友们的认可和支持,这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扬州丙寅除夕》的创作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完成的。

《扬州丙寅除夕》不仅是一首描写节日景象和个人情感的古诗,更是明代诗歌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还能够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