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游天坛李道士馆

香烟缥缈绝尘氛,仙院欣逢羽客群。
雪色乍迷三径转,鸾声多傍九霄闻。
书回玉殿传青雀,斋罢松窗掩白云。
此日南郊纷侍从,长杨谁奏马卿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冬至日游天坛李道士馆》是一首明代李英创作的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冬至日游览天坛李道士馆时的所见所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冬至日游天坛李道士馆》的作者是明朝的诗人李英,他的字是少芝,生于顺德。李英早年家境贫寒,依靠给人做衣服维生,但凭借其才华出众和勤奋努力,最终在诗歌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与当时的文坛大家欧大任关系密切,被视为“青衣诗人”。

  2. 诗歌原文:《冬至日游天坛李道士馆》的原文如下:
    香烟缥缈绝尘氛,仙院欣逢羽客群。
    雪色乍迷三径转,鸾声多傍九霄闻。
    书回玉殿传青雀,斋罢松窗掩白云。
    此日南郊纷侍从,长杨谁奏马卿文。

  3. 诗歌赏析:《冬至日游天坛李道士馆》是一首描写冬日景象的诗作。诗中以“香烟缥缈绝尘氛”开篇,描绘了一种超然脱俗的氛围,紧接着“仙院欣逢羽客群”,表现了探访者对道教修行之地的向往与敬仰。接着,诗人用“雪色乍迷三径转”形容冬日景色之美,而“鸾声多傍九霄闻”,则让人联想到天界的神秘与高远。

  4. 背景介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明朝时期,作者李英游历于天坛李道士馆,期间的所见所感被记录成诗。《冬至日游天坛李道士馆》不仅是李英个人的艺术成就,也是明代文化的一个缩影。

  5. 艺术特色:李英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香烟”、“雪色”、“仙院”、“羽客”等,这些意象丰富了诗的内容,使得整首诗显得意境深远。同时,诗中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触动。

《冬至日游天坛李道士馆》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诗歌作品。通过这首诗,不仅能够领略到明代诗歌的魅力,也能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