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陌晴明积雪光,邮亭南望路偏长。
谩将书札投征骑,愁把梅花忆故乡。
燕甸浮云垂碣石,楚天归雁度衡阳。
那堪芳草三春别,握手何时慰断肠。
送庞景元南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庞景元南还》是明代李英的一首七言律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离别时心情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友情和乡愁的思考。
《送庞景元南还》的创作背景与作者李英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李英,字少芝,顺德人,因家贫而以青衣供事欧大任。在欧大任的支持下,李英的诗名日益显赫,被时人誉为“青衣诗人”。然而,欧大任不幸去世后,李英选择归隐家乡并隐居龙津,结垆卖酒,与一时之彦交游。这种转变不仅反映了他对生活态度的转变,也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
从文本结构来看,《送庞景元南还》采用了典型的七言律诗形式,遵循了传统诗歌的平仄和韵律规则,使得整首诗歌在朗读时朗朗上口,节奏感强烈。这首诗通过具体的景象描绘和情感表达,生动地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例如诗中的“九陌晴明积雪光”和“邮亭南望路偏长”,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南国春日图景。而“谩将书札投征骑,愁把梅花忆故乡”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内心的孤独无助。
《送庞景元南还》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佳作,更是李英用诗歌形式展现其人生哲学和艺术追求的重要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出,李英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情感,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广阔的社会背景结合起来,创作出富有哲理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