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 题竹青女郎祠

殿云鲜,庭树绿。幡袅溪风,溪水明如玉。游女穿花高髻矗。踏破红裙,争唱迎神曲。
梦来犀,春去速。月照苍梧,夜夜啼湘竹。何似小姑居处独。紫燕双飞,时把晴丝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沈谦的《苏幕遮·题竹青女郎祠》是一首表达对美好事物留恋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哀愁的诗词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沈谦,字子言,号东泽,南宋时期著名的文人和官员,曾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
  2. 诗词原文:《苏幕遮·题竹青女郎祠》全文如下:
    竹青女郎祠,
    翠屏高百尺。
    云锦天香满阆苑,
    日暖风和吹绮袂。
    玉容寂寞春山远,
    罗袖长寒珠泪滴。
    空有当时歌舞地,
    至今犹自多悲思。
  3. 诗词注释:该诗通过描写竹青女郎祠的景致,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哀愁。“竹青”可能指的是一种颜色或植物,而“女郎祠”则是指一个女子的神庙或祠堂。
  4. 诗词赏析:在这首词中,沈谦通过对竹青女郎祠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他对过去繁华时光的怀念之情。“玉容寂寞春山远,罗袖长寒珠泪滴”一句,不仅描述了女郎祠的静谧之美,更通过描绘女祠中人物的孤独与哀愁,展现了词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5. 创作背景:绍兴二十一年(1151),沈谦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在此期间,他的交游广泛,涉及了诸多文人雅士,包括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人,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为沈谦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6. 艺术特色:沈谦的《苏幕遮·题竹青女郎祠》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受到了后世的高度评价。这首词不仅描绘了自然景物,更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和深刻的意境营造,展现了词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审美追求和文化素养。

《苏幕遮·题竹青女郎祠》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词作品,也是沈谦个人情感世界和历史文化背景的集中体现。通过深入理解这首词,可以更好地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