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读沈丰垣新词,次洪昉思韵

落魄谁怜,才几日、鬓中堆雪。则除是、猧儿曾见,鹦哥能说。过眼花随流水去,断肠人向西风别。助凄凉、枕上笛声悲,灯明灭。
情已尽,犹啼血。言不尽,空存舌。似残莺宛转,冷泉幽咽。梦醒忽惊时序改,愁来不信乾坤阔。再休将、醉墨写相思,生绢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读沈丰垣新词,次洪昉思韵》是明代诗人沈谦创作的一首词作。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于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文人的感慨和同情。下面是对这首诗更详细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 落魄谁怜,才几日、鬓中堆雪:表达了词人的落魄和才气被世人忽视的悲哀。其中,“才几日、鬓中堆雪”描绘了词人年华已逝、白发丛生的凄凉景象。
  • 除是、猧儿曾见,鹦哥能说:这里通过猧儿(猴子)和鹦哥(鹦鹉)的形象来比喻那些能够赏识词人才能的人不多。词人在这里寄托了自己对知音难寻的感慨。
  • 过眼花随流水去,断肠人向西风别:形象地描绘了词人眼中的美好瞬间和离别的痛苦,表达了一种无法把握和留恋的情感。
  • 助凄凉、枕上笛声悲,灯明灭:在孤寂的夜晚,词人听着笛声,感受到了更加凄凉的氛围。这里的笛声成为了词人内心孤独的象征。
  1. 诗歌鉴赏
  • 情感表达:此首词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词人的内心世界和外在遭遇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他对于才华被埋没的无奈与愤懑。
  • 艺术手法:词人运用拟人和象征等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感情色彩和深远的意境。如“过眼花随风水去”寓意着美好事物转瞬即逝,而“断肠人向西风别”则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无尽哀愁。
  • 语言风格:词人的语言简洁明了,却又充满深意,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情感,使得全篇洋溢着浓郁的文学韵味和哲理意味。
  1. 文化背景
  • 明代文学氛围:明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繁荣时期,文人墨客辈出,各种诗词歌赋层出不穷。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词人的创作也受到了时代的熏陶,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追求。
  • 文人生活现状:明代社会文人的生活状态多样,有的追求功名利禄,有的则过着清贫隐居的生活。《满江红·读沈丰垣新词,次洪昉思韵》反映了这一时代背景下,文人对于自身命运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满江红·读沈丰垣新词,次洪昉思韵》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着深刻的表现,更在文化层面上承载着明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风貌。通过对这首词作的深入解读和欣赏,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以及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独特印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