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万木脱林坞,与子庭前开绿醑。
忽闻别院动砧声,西风吹断萧萧雨。
隔岸人家红树稀,辞巢燕子故飞飞。
酒酣自起为君舞,正爱凉飙吹我衣。
和逯先生闻砧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逯先生闻砧韵》是明代诗人沐昂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和逯先生闻砧韵》的介绍:
诗歌原文:《和逯先生闻砧韵》的原文如下:“秋高万木脱林坞,与子庭前开绿醑。忽闻别院动砧声,西风吹断萧萧雨。隔岸人家红树稀,辞巢燕子故飞飞。酒酣自起为君舞,正爱凉飙吹我衣。”
诗人介绍:沐昂,字景高,是明凤阳府定远人。他的一生颇为传奇,从协助平定叛乱到成为右都督,再到最终获赠谥号“武襄”,他的经历丰富了历史画卷。
作品鉴赏:《和逯先生闻砧韵》展现了沐昂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敏锐的艺术洞察力。诗中运用丰富的自然景物描写,通过秋风、砧声、落叶等元素构建出一幅秋日的生动画面。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富有象征意义,如落叶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变迁,而燕子的飞翔则寓意着离别与重逢。
文化背景:明代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文人墨客得以广泛地表达个人情感与思想。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沐昂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的文学风气和社会风貌。《和逯先生闻砧韵》不仅是其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明代文学多样性的一个缩影。
艺术特点:此诗采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音韵美。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体验。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其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情感和思想的交流。
影响评价:沐昂的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受到了文人学者的高度评价,在后世也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审美资源。
《和逯先生闻砧韵》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佳作,也是明代文人文化心态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深入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和文人生活,也能进一步领略中国古代诗词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