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罗澄白

飞帆将落木,并度粤江秋。
共此一沟水,分为两地流。
离人望烟渚,征雁叫汀洲。
后夜看明月,能忘故国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罗澄白》是明代李云龙创作的作品。下面将介绍这部文学作品的内容、作者信息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 作者简介
  •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他少时曾补诸生,后因为仕途不顺而转而游历四方。他的诗歌创作风格独特,以五言律诗为主。
  • 他与当时名士多有交往,并在东莞袁崇焕幕下为其参谋。尽管一度名声大噪,但最终未能成就功名。李云龙的一生充满坎坷,明亡之后,不知所终。
  1. 作品原文
  • 飞帆将落木,并度粤江秋。共此一沟水,分为两地流。离人望烟渚,征雁叫汀洲。
  • 后夜看明月,能忘故国楼。
  1. 内容解析
  • 李云龙在《送罗澄白》中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情感。诗句“飞帆将落木”描绘了一幅江边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别离的凄凉。同时,“并度粤江秋”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经历的时光和情感。
  • “共此一沟水,分为两地流”反映了分别后的无奈和悲伤。这里的“两地流”意味着两人的命运从此分开,无法再聚首。
  • “离人望烟渚,征雁叫汀洲”描写了别离的场景,离人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后夜看明月,能忘故国楼”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希望明月能够照亮友人的心房,忘却彼此的离愁别绪。

《送罗澄白》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学价值的诗歌,更承载着李云龙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怀,也为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启示和借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