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酒与客效唐伯虎

枇杷花下一樽开,劝子无归但举杯。
白日即看又西逝,大江那得更东回。
半生徵逐徒为尔,千古英雄安在哉。
何似曲生风味好,送侬愁去送欢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酌酒与客效唐伯虎》是明代诗人李云龙创作的七言律诗。《酌酒与客效唐伯虎》不仅展示了李云龙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及艺术追求。

在这首诗中,李云龙通过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诗句表达了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例如,“枇杷花下一樽开,劝子无归但举杯。”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枇杷树下,友人相聚,举杯畅饮。这种场景体现了作者倡导的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以及淡泊名利的人生哲学。

进一步分析,“白日即看又西逝,大江那得更东回。”这两句则揭示了一种无常和宿命感。在这里,李云龙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比喻人生的短暂和历史的循环。这样的表达方式既深刻又富有哲理,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李云龙在诗歌中也展现了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之情。“半生徵逐徒为尔,千古英雄安在哉。”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对当下追名逐利行为的批评。他通过反问的形式,呼吁人们在追求功名利禄的同时,不要忘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牺牲的英雄们。

《酌酒与客效唐伯虎》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吸引着读者,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明代文人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的独特窗口。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研究,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明朝的文化氛围,也能从中获得关于人生和自然的启示,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