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龙门滩同卢原父

西江流浩浩,日落水逾碧。
清溪与翠岫,上下同一色。
芦林闻雁声,石濑抛鱼尺。
过橹荡流文,龙鳞细如织。
行行到龙门,水落石罅窄。
疾风驱奔雷,飞湍□裂帛。
万弩射不回,缆绝篙无力。
我舟若怒马,蹄啮不受勒。
青山前揖人,欲往不可即。
幸有盈尊酒,与子消永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龙门滩同卢原父》是明代诗人李云龙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西江流浩浩,日落水逾碧。
    清溪与翠岫,上下同一色。
    芦林闻雁声,石濑抛鱼尺。
    过橹荡流文,龙鳞细如织。
    行行到龙门,水落石罅窄。
    疾风驱奔雷,飞湍□裂帛。
    万弩射不回,缆绝篙无力。
    我舟若怒马,蹄啮不受勒。
    青山前揖人,欲往不可即。
    幸有盈尊酒,与子消永夕。

  2. 诗歌内容

  • 自然景观描绘:诗中的”西江流浩浩,日落水逾碧”描绘了一幅江水浩渺、夕阳余晖映照江面的宁静画面。接着”清溪与翠岫,上下同一色”则展现了两岸山色相连的美景。”芦林闻雁声,石濑抛鱼尺”两句则描绘出一幅秋日里芦林中传来的雁声和石濑抛下鱼尺的生动场景。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还传达了对大自然的深深敬畏和热爱。
  • 人文活动描述:”过橹荡流文,龙鳞细如织”描述了船只经过时水流被划动形成如龙鳞般的细纹,而”行行到龙门,水落石罅窄”则描绘了船继续前行直至到达龙门的场景,水退石缝变窄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时间的紧迫与自然的变迁。
  • 情感抒发:诗中的”疾风驱奔雷,飞湍□裂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赞叹,以及在自然界的狂野面前人的渺小与无力。然而,”万弩射不回,缆绝篙无力”又显示了作者对抗争和努力的肯定,尽管面对自然的力量无法完全抵抗,但人们仍需保持勇气和决心去应对挑战。
  • 人生哲理:”我舟若怒马,蹄啮不受勒”反映了作者对自由追求的态度,尽管面临困难,他宁愿选择勇敢地前进,而不是受到束缚。最后的”青山前揖人,欲往不可即”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实现愿望的渴望。
  • 友情交流:”幸有盈尊酒,与子消永夕”则是在自然美和人文情怀之外,增添了一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分享,通过饮酒共饮,共同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上龙门滩同卢原父》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生命态度的体现,以及对友情和理想的追求。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展示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