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霁催江色,心攀怍楚氓。
褰帷二载过,归剑五湖情。
霜换湓溪葛,林迁栗里莺。
忍看复新月,庐岳夜猿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晓霁》是北宋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对这首文学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字君实,号东原老人,后人尊称文正公。他以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历史研究著称于世。作为政治家,他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成为后世史学的重要参考书籍。《晓霁》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其诗中描述的早晨雨后初霁的美景,可以推断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

  2. 诗歌原文:《晓霁》原文如下:
    梦觉繁声绝,
    林光透隙来。
    开门惊乌鸟,
    余滴堕苍苔。

  3. 诗意解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雨后的景象。首句“梦觉繁声绝”表达了诗人在清晨醒来时,听到窗外细雨停止的声音,感觉一切声音都消失了,给人以宁静的感觉;次句“林光透隙来”描绘了光线透过树叶缝隙洒进房间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而明媚的氛围。第三句中的“开门惊乌鸟”,则展现了诗人惊喜地发现鸟儿被清晨的阳光唤醒,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最后一句“余滴堕苍苔”,则是描述雨水落下后落在青色的苔藓上,形成了一幅细腻的自然景观图。

  4. 艺术特色:司马光的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作者内心的平和与超脱。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够深入人心,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的清晨,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力。

  5. 文化价值:在中国文化中,自然界的变化往往与人的心境密切相关。司马光的《晓霁》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内心的平和。这种情感与文化的共鸣,使得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晓霁》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作,更是一种情感与哲思的体现。它展示了诗人对于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的内心体验,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无论是对于文学爱好者还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者,了解并欣赏《晓霁》,都是一次精神上的愉悦之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