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台归兴

台榭归来地,江山战后心。
城空犹募马,树在只栖禽。
看岳晴偏近,俯河寒更深。
风沙日日起,梁父为谁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繁台归兴》并非一部具体的文学作品,而是一个关于文学创作的片段描述。下面将介绍这部文学作品:

  1. 作者信息
  • 《繁台归兴》是明代中期文学家的作品。在明代的文学环境中,复古派前七子是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他们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这一流派对于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文学风格与特点
  • 明代文人在诗歌创作上,多注重形式的严谨和内容的深刻。李梦阳的《冬归繁台别业漫兴》便体现了这一点,他通过描绘孤城、宋台等意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境遇的思考。
  • 李梦阳的这首诗中,“莽圹孤城此卜居,宋台梁苑独行予”两句,通过描绘荒凉的城景和个人的选择,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慨。这种情感与《繁台归兴》中的主题相契合。
  1. 主题探讨
  • 在《繁台归兴》的描述中,“台榭归来地,江山战后心”反映了作者对战乱后心境的一种反思。这种心境与李梦阳的“虚名马愧千金后,白首萤怜万卷余”形成了呼应,都表达了一种对于物质和精神价值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
  1. 情感表达
  • 通过这样的描写,作者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整个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心理状态。这种情感表达是《繁台归兴》作为文学创作片段的核心魅力。

《繁台归兴》虽然不是一个独立的完整作品,但它通过李梦阳的诗歌片段展示了明代文人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对于理解这一时期文学的特点和价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