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厓二首

澶渊未了百年计,锁钥空教虏使疑。
和议已成宋故事,出师无复汉威仪。
云深落月金牌愤,江驻信潮铁锁悲。
留得乾坤正气在,长风吹雨洗残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吊厓二首》是明朝诗人李以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共分为两首。这两首作品以其深沉的意蕴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被后世传颂,成为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瑰宝。具体分析如下: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李以龙,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其生活年代跨越了明朝与清初时期。尽管有关李以龙的生平资料较少,但可以推测他是一位博学多才、对国家历史有深入研究的人物。他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及作者个人的感慨。
  • 文学成就:在《吊厓二首》中,李以龙展现了他对时事的关注及深刻的历史观,使得这两首作品不仅是诗歌艺术的展现,也是历史的见证。
  1. 诗歌原文
  • 《吊厓二首·其二》:原文如下:“澶渊未了百年计,锁钥空教虏使疑。和议已成宋故事,出师无复汉威仪。云深落月金牌愤,江驻信潮铁锁悲。留得乾坤正气在,长风吹雨洗残碑。”此诗通过描绘历史上的澶渊之盟以及北宋与辽国的战事,反映出作者对国家兴衰和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
  1. 诗歌鉴赏
  • 艺术特色:李以龙的《吊厓二首》在艺术上表现出高超的技巧和深邃的内涵。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关切以及对英雄人物的崇敬。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情感真挚而深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 历史意义:这两首诗不仅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民族精神的传承。

李以龙的《吊厓二首》不仅仅是简单的诗歌创作,更是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这些作品的阅读和欣赏,人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