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河山入战图,中原戎马失皇都。
海门日月有千古,晋国衣冠惟五胡。
渺渺翠华游岛屿,萋萋青冢落蘼芜。
黍离歌罢还祠庙,拭眼江门看大书。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后的中原景象,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
注释:
- 南北河山入战图:形容山河被战争破坏的景象。
- 中原戎马失皇都:中原(指中国)失去了皇帝的都城,即洛阳。
- 海门日月有千古:海门(今江苏连云港一带)的日出和日落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 晋国衣冠惟五胡:晋国是西晋的别称,衣冠则指文化或服饰。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
- 渺渺翠华游岛屿:翠华(帝王的车饰,常用来比喻帝王)在岛屿间游历。
- 萋萋青冢落蘼芜:青冢是坟墓,蘼芜是一种植物,用来形容荒凉的场景。
- 黍离歌罢还祠庙:黍离是古代一种悲愁的曲调,这里指祭祀活动,表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
- 拭眼江门看大书:拭眼意为擦去眼泪,江门可能是作者所在地,大书则指的是国家大事。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哀伤与希望交织的诗。诗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力,展现了战乱后中原地区的荒凉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既有对战争破坏的感叹,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诗人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也展示了民族英雄们为了保卫家园而英勇奋战的精神。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深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