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阴轩夏日书怀

锦水西头处士家,深林无径绿阴遮。
窗前翠合书带草,阶下红开旌节花。
本藉居亭苏老病,屡从宴赏悦清华。
一双海鸟无机事,日日飞来傍钓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绿阴轩夏日书怀》是唐代诗人贝琼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该诗以简洁的文字和优美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在夏日的闲适与感慨。

贝琼通过“锦水西头处士家”这一开篇,设定了地点与主人公的身份——一个隐居在深林中的处士。这样的背景设置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幅隐逸生活的图景,还隐含着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随后,“深林无径绿阴遮”,用“深林无径”来形容环境的幽静,而“绿阴遮”则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这种对比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窗前翠合书带草”,“阶下红开旌节花”两句,细腻入微地描绘出书房内外的自然景色,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诗情画意。其中,“书带草”和“旌节花”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植物,寓意着学问与品格的高尚。

诗中“本藉居亭苏老病”一句,透露出诗人因疾病而远离尘嚣,过着隐居的生活。这里的“苏老病”可能指苏轼,宋代著名文人,但在这里借指诗人自己,表达了一种远离政治纷争、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诗人在诗中多次提及“海鸟无机事”,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隐喻了诗人内心的超然与淡泊名利的心境。同时,“日日飞来傍钓槎”一句,描绘了一幅诗人与海鸟相伴、享受自然美景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享受当下的态度。

诗的结尾,诗人以“沧江无处不风波,欲理扁舟可奈何。白发生涯人已老,绿阴时节雨偏多。”四句,表达了一种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尽管面对生活中的波折和挑战,诗人依然保持着一颗平和的心,期待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绿阴轩夏日书怀》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展示自然之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贝琼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以及他如何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之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