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婉采莲曲

妾长平康里,能舞复能歌。髻斜梳堕马,眉浅约弯蛾。
陌上游人顾,日前侯客过。涂黄初拜月,拾翠欲凌波。
已知一身重,不受千金唤。十五事秋娘,十六归羊侃。
愿妾比双莲,为君朝暮鲜。君能重妾绸缪意,别起高楼大道边。
春乘油壁香车出,夜入流苏甲帐眠。高楼下俯平湖阔,照妾浓妆并淡抹。
五月平湖水正深,荡舟相逐起双禽。莫学藕丝容易绝,试将莲子托同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张静婉采莲曲》是一首由唐代文学家温庭筠创作的诗作。这首诗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面,而且深刻揭示了作者对当时封建社会制度的批判和不满。

下面将深入探讨《张静婉采莲曲》的各个方面:

  1. 作者简介:温庭筠,唐代著名诗人和词人,以其丰富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后世所推崇。《张静婉采莲曲》的创作背景、内容及其艺术特色都与其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观念密切相关。

  2. 创作背景:虽然表面上看似一首宫体诗,但《张静婉采莲曲》实际上蕴含了更深层的思想内涵。通过对南北朝时期羊侃舞伎张静婉的描述,以及她在豪门生活经历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封建制度的强烈不满和批判态度。

  3. 艺术特色: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色,同时也通过人物的经历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思想情感。全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4. 主题思想:通过对张静婉的生活经历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也反映了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批判。这种深刻的主题思想使得《张静婉采莲曲》具有了超越时间的艺术价值。

除了以上阐述的基本内容外,以下还有几点补充信息:

  • 文学地位与影响:温庭筠作为“花间派”的重要代表,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多以情感丰富、辞藻华丽著称,而《张静婉采莲曲》就是这一风格的佳作之一。
  • 艺术手法的应用:《张静婉采莲曲》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形象生动、富有诗意。同时,诗歌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充分体现了古典诗歌的美学特点。
  • 历史评价与研究:历代学者对《张静婉采莲曲》的评价褒贬不一,既有对其艺术成就的肯定,也有对其主题思想的批评。尽管如此,这首诗仍然被视为温庭筠作品中的佳作,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张静婉采莲曲》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揭示人性光辉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唐代文学的风貌,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不公平现实的抗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