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烈妇行

出门何匆匆,姑行妇及从。萧条百里外,但见旌旗红。
东家破柱索珠玉,西家夫死无人哭。凤皇中道忽相失,豺虎满城谁敢触。
仰天天高,局地无泉。白刃如雪,马屯塞川。乍可玉碎,宁能瓦全。
旁人还共悲,妾死犹生年。云中之英,雪峰万仞同崭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云中烈妇行》是贝琼的作品,创作于元末明初,是一部展现战争残酷和人性光辉的文学作品。 以下是对这部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云中烈妇行》的作者是贝琼,字廷琚,又号阙或廷臣,是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他在战乱时期隐居不仕,但最终选择修史为官,并在洪武年间受聘参与编纂元史。贝琼在文学上也有显著成就,著有《清江文集》,其作品风格典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2. 文学价值:《云中烈妇行》不仅描绘了战争中的惨烈场景,如“出门何匆匆,姑行妇及从”以及“萧条百里外,但见旌旗红”等诗句,更是通过对张奉先妻华氏的悲剧遭遇的叙述,展现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坚强与牺牲精神。这种表现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体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
  3. 历史背景:《云中烈妇行》的创作背景是在元末战乱频繁的年代,作者通过描述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的现实。同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都充满了戏剧性,使得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云中烈妇行》作为一部反映元末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通过对这部作品的阅读,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从而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