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乘槎客

六月淮南不知暑,闭门日日风和雨。
乘槎仙客何处来,把酒张灯连夜语。
酒酣示我榰机石,曾到天河见河鼓。
人间倏忽三千秋,弱水三枯海鳌腐。
吴争越战空陈迹,山绕钱塘作龙虎。
柳外楼台十万户,太平重自南朝数。
吴娘玉面胜梨芯,解向尊前胡旋舞。
乐极哀来泪相续,城郭秋深半禾黍。
内前树老啼寒鸦,山月无情照今古。
白首相看亦偶然,忘形何必论宾主。
天为酒星地酒仙,麒麟将相皆黄土。
约我他年一棹归,西湖烟浪从渔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乘槎客》是元末明初诗人贝琼创作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乘槎仙客的描写和对天河、河鼓星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遥远星辰的向往和对神秘世界的探索之情。以下是关于《赠乘槎客》的相关内容介绍:

  1. 作品背景
  • 时代背景:贝琼生活在元末明初,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文人墨客追求精神寄托的时代。
  • 创作动机:贝琼可能受到当时航天工程成就的影响,如“神舟”“嫦娥”“玉兔”“鹊桥”等项目的成功激发了他的想象力。
  • 个人经历:贝琼可能也有过类似乘槎的旅行经历,这些体验激发了他创作这首诗的情感和灵感。
  1. 诗歌内容
  • 开头描述:“六月淮南不知暑,闭门日日风和雨。”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在淮南地区夏日的气候,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隔绝外界纷扰的愿望。
  • 乘槎仙客:“乘槎仙客何处来,把酒张灯连夜语。”诗中描写了一个神秘的乘槎仙人到来,与他共饮共话,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 对天河的描述:“酒酣示我榰机石,曾到天河见河鼓。”诗人通过榰机石的传说,表达了自己曾经到访或想象到达天河的经历,天河中的河鼓象征着天文现象。
  • 对人间的感慨:“人间倏忽三千秋,弱水三枯海鳌腐。”诗人感叹人间世事变化迅速,如同经历了数千年,而弱水旁的海鳌已经腐朽,反映了时间的无情和自然的残酷。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赠乘槎客》以简洁的语言构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和自然的独特见解。
  • 象征手法:诗中使用了诸如榰机石、河鼓等象征性元素,使诗歌具有更强的意象和寓意。
  • 情感真挚:诗人的情感流露于字里行间,无论是对乘槎仙人的向往还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都显得真挚而有力。
  1. 文化价值
  • 科幻文学的源头: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科幻作品之一,《赠乘槎客》体现了古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想象。
  • 文学创作的灵感:这首诗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尤其是在描绘神话传说和表达对宇宙的向往方面。

《赠乘槎客》不仅是一首充满想象力和探索精神的文学作品,也是贝琼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的深刻反映。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古人对于宇宙奥秘的好奇与追求,以及他们在文学中表达这些思想的独特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