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画师无董源,学者纷纷工水石。云山万里出巴陵,白首淮南见真迹。
乱石平坡净无土,松根裂石蟠龙虎。偃盖千年饱雪霜,深林六月藏风雨。
江上村墟何处入,浮空远黛蛾眉湿。渔人日暮各已归,小舟如凫落潮急。
我昔西清尝看画,南唐此本千金价。坐移绝境在云间,月出霜猿啼后夜。
薄游未挂吴淞帆,令我一夕思江南。安得买田筑室幽绝境,开窗日日分晴岚。
题董源寒林重江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董源寒林重江园》是元末明初诗人贝琼的一首古诗,全文如下:天下画师无董源,学者纷纷工水石。云山万里出巴陵,白首淮南见真迹。乱石平坡净无土,松根裂石蟠龙虎。偃盖千年饱雪霜,深林六月藏风雨。江上村墟何处入,浮空远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作者介绍:贝琼是元末明初的诗人,其生平及作品在后世影响深远。他的诗歌以豪迈和深沉著称,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艺术造诣。
诗意解析:诗中“天下画师无董源,学者纷纷工水石”表达了诗人对董源绘画风格的崇敬,认为无人能超越其山水画的高超造诣。接下来的句子“云山万里出巴陵,白首淮南见真迹”则是描绘一幅宏伟的山水画卷,展现了云山之高远与壮丽。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董源画作的赞美,也是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描绘,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气息和哲学思考。
文学价值:作为元代晚期的重要诗人,贝琼的诗作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更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他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理解,传达了一种超越时代的精神追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题董源寒林重江园》是一首充满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贝琼卓越的诗歌才华,也反映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对自然美的深刻认识和独特见解。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史来说,这不仅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